“创新驱动发展”政策背景: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创新驱动发展”重要意义:
一、创新驱动发展是党中央在发展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二、创新驱动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创新能够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进步和能力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三、创新驱动发展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创新驱动发展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创新驱动发展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存在问题:
一、鼓励创新的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完善,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激励不足。如,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反映真实成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完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政府批准新项目的效率和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政策还不够,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还不够完善,等等。一些法治不完善降低了市场竞争,也减弱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以金融为例,金融制度的落后和不完善已成为制约科技企业的突出瓶颈。目前,我国专利总量的65%和新产品总量的80%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创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要载体。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比较困难。据统计,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仅有8%左右能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有70%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增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90%以上缺乏资金。融资困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持续创新能力受到抑制,企业难以做大做强,高新技术成果难以真正产业化,经济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在创新投入上不足。虽然我国在创新研发的投入总体上在逐年增加,2014年研发投入占GDP之比为2.1%,但这距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北欧一些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GDP之比为3%-3.5%。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更为明显,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大致占销售收入比为0.9%,而国外企业一般是2%-3%。即使是先进行业、优秀的中国企业,与国外同行比也有差距。比如华为,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8.9%,但美国的同行思科占14%,微软14.6%;东风二汽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2.1%,而日本丰田占3.6%,德国大众占5.2%。现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果企业研发投放不足,即使今年是先进的,几年后也可能被淘汰。
三、支撑前沿技术发展的科技和人才基础依然薄弱,知识产权价值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率低。企业总体创新能力不强,少数领先的创新企业与大量低水平模仿企业并存。总装和集成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迅速成长,但大量配套企业发展缓慢,关键部件和基础技术欠账较多。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创新差距呈扩大趋势。技术、人才、风险资本、创新型企业,以及价值链中高端活动明显向少数发达省市集聚。一些传统产业密集地区在创新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目前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组织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第一,企业的组织管理,尚未完成从“生产型”向“经营型”再向“创新型”的转变。大多数企业基本上还是靠原有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进行自主创新的组织和管理,致使企业的创新决策能力较差,创新研发能力薄弱,创新实施能力不足,创新实现能力甚至根本不被重视。第二,大多数企业对自主创新组织管理的指导思想依然是自我封闭的。一方面还想搞“大而全”、“小而全”,不善于从外部引入技术成果和技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