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考研热”难降温,不能只看到个体的“执念”

时事评论背景

  自2月15日起,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陆续放榜,一时间,考研成绩的话题持续占据着网络热搜榜。在逐年攀升的报考数据中,“考研热”是近年来舆论场上的老话题。或为躲避就业竞争,或为寻求学历镀金,亦或因为名校情结,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理由各种各样,有的人走上考研路,甚至仅仅因为毕业焦虑中的“随大流”。

时事评论观点

  伴随着“考研热”的逐年升温,有关话题也年年被延续。最新的报道指出,“门槛焦虑”下,高学历成考研执念,而就业迷茫下,升学又成了部分人延缓就业,乃至躲避就业压力的“唯一选项”。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增长。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14万人。与之对应,自2011年以来,中国考研报名人数除在2014、2015年稍有下降,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态势,2017、2018年增幅更在10%以上。随着社会整体人力素质的提升,更多人追求学历上的“晋升”,这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也未必是坏事。

  但是,当前“考研热”高烧不退,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读研,并不是指向“研究”,甚至与能力提升无关,而是目的明确——只为换取一份“更好的工作”,通过提升学历以在就业市场获得一份更具竞争力的“敲门砖”。这在事实上反映出,作为精英教育象征的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研究”之本意,而是具有不可小视的“泡沫化”倾向。从研究生教育的目的看,它未尝不是精英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要化解这种不无盲目性的“考研热”,或者说挤出研究生教育中的泡沫,还是得回到诱导机制的解决上。一方面,考研族的增多,确实对应着社会就业门槛的水涨船高。它反映出以往多被批评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传导到社会,则对应着人才评价标准的窄化。因此,就业市场的“唯学历”倾向,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当两者“合谋”,自然将更多人推向不得已的“刷学历”之路。如果教育和人才评价机制还是停留在单一化的学历层面,研究生热注定高烧难退,甚至可能进一步升级到博士。

  另一方面,社会学历竞赛的激化,也未尝不是社会利益格局既定的背景下,社会竞争成本和门槛不断被推高的必然结果之一。近年来,阶层固化的话题备受关注,却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从考研成为一种社会性“执念”或可以看出,社会阶层晋升的成本越来越高,或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拿大学教育扩招之前,考上大学就意味着“鲤鱼跃龙门”来类比或许不恰当,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要扎堆拼学历才能获取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或是找到自己在就业市场的位置,这无疑意味着社会的竞争成本的抬高,及其背后的阶层流动效率出了问题。

  本质上,逐年升温的“考研热”,只是多方面社会原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是个体对于社会环境变化作出的自我“调适”。因此,光谴责部分考研族的盲目和跟风,效果不大。要彻底缓解研究生教育中的“剧场效应”,还得多从大的社会外部环境和机制入手。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