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背景:
近段时间,山西省介休市市委书记丁雪钦成了“网红”,这源自他在干部大会上的一番“狠话”。他怒斥一些当地官员“你连老百姓撒尿的问题都解决不好,老百姓还能尿你吗?”讲话稿上网后,受到网友追捧。
时事评论观点:
从丁雪钦的讲话内容看,介休的确存在官员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俗话说,响鼓还得重锤敲。在这种政治生态下干好工作,不来点“狠话”恐怕不行。况且,丁雪钦不仅讲了“狠话”,还讲了发展规划;不仅改变了官员的官话套话,还让人看到了党员干部的血性和担当。
丁雪钦的“狠话”,值得一读。但读过之后,还得作进一步思考:爱放狠话的官员早已有之,但为政者仅有“狠话”还远远不够,说过“狠话”之后还得有“后话”。望梅不止渴,画饼难充饥。与说“狠话”的决心和姿态相较,大家更关心的是“狠话”之后的“后话”。没有“后话”,再漂亮的“狠话”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前几年,有一个官员放狠话,说“解决不了雾霾就辞职”。结果雾霾没解决好,也没见他辞职,成了笑柄。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感必速。”还有一位著名的“个性书记”陈行甲,曾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他也是一位敢说狠话的“主”。他说他要打造“干净的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要做“不收钱的县委书记”,他“没有私愤,只有公愤”。对于腐败分子,他要“代表五十万巴东人整死他们!”就是这位书记,媒体炒了很长一段时间,事后证明,他不仅爱说“狠话”,也善于落实“后话”。翻检媒体报道可以发现,陈行甲当众说的狠话、发的“毒誓”,基本上都落实了。
干事是干部价值的直接体现。党的干部,决不能光说不练,“表态”之后更要“表率”。如果说“狠话”是一种表态,那么落实、改进、发展的“后话”就应该是表率。我们常说,教育者首先接受教育,管理者首先管好自己,监督者首先接受监督,执纪者首先遵守纪律。作为一位发言的领导干部,都要亲自干、带头干、一起干,不达到自己所说“狠话”目的决不能收兵。
“言必信,行必果”。“狠话”不仅是鼓舞士气的宣言书,更应是改善民生的责任状。如果只放“狠话”,没有“后话”,只能是表态主义,“狠话”越响,失去的人心越多。只有通过“后话”很好地落实“狠话”,才能提升自己的公信力,擦亮干部的金字招牌,赢得群众的口碑心碑。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不容忍言过其实、文过饰非、言而不行者。丁雪钦的“狠话”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时间和实践会给出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