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时事评论:如何看待“七天无理由退货”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     

    昨天,北京晨报记者随机打开了淘宝网上的多家店铺,仍有不少店家将“本店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等类似提示放在店铺首页,甚至标出“买家必读”的字样。即便支持退换货,另行规定附加条件的商家并不在少数。虽然新消法规定的是七天内无理由退货,但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店里,七天缩水成48小时,甚至是24小时。(4月22日北京晨报)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七天无理由退货 问题

 “作业免签”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这是国内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例”,更在于它是家长对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因此,学校教学举措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挑动家长的敏感神经。
  签字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起到督促作用,但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签字并非目的,而是引导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僵化执行“作业签字”、逢考试作业必签,非但会加重家长负担,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背离教育本义。
  家庭教育不只是课程作业,不应仅强调监督、管控。“作业免签”呼唤父母用心施教,在签字之外,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期望虽大但得到的回报却微乎其微。令网络购物狂们大跌眼镜的是,新消法虽然已经正式实施一月有余,可网络购物的退货难问题却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难道新消法也面临着形同虚设或的境况吗?
    做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部法律,制定之初的想法和愿景自然是好的,也是网民们所期待的。然而,对于正式实施后的不尽人意,却是由网络购物的环境和性质所决定的。尽管我们也努力了,但仍不尽如人意,难解网购退货难。由此,暴露出我们对于网络管理中的执法和监督力度还不够强,还存在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和弊端,需要我们想办法来进一步进行规范和解决。
    所谓无奸不商,亦或是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电商们为了自身获得最大的利润,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真真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消法规定网购商品除四类外,均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然而,电商们或缩水时间,或扩大不退范围,门槛高低各不相同,甚至在网站上直接标示不予退货,明显违背了新消法之规定,但却没有受到新消法的约束和处理。
     由此可见,对于网络购物各个环节的电商约束和掌控,我们的法律还缺乏一定的手段和力度,因而,导致我们消费者的权益虽有法可依,却无法可治,大部分电商也都处于有法不依的状态。如此,新消法岂不形同虚设,与一纸空文何异。
    对于新消法执行过程中所遇的困境和尴尬,其实早可预知。无非来自电商和运送过程中的阻力,其次便是买家诚信的问题。然而,不论何种阻力和原因,都有其管控法则。究其根源还是我们对于互联网的规范不到位,我们的法律涉入还远远不够,法律监督机制也还不健全,管控手段还严重匮乏。因而,导致网络弊端不断显现,严重制约着人们的互联网行为,甚至频繁侵害互联网消费者的权益。
    所以说,一纸法律文书好制定,但关键要真正的执行,得不到执行的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时纠正法律在制定执行各个环节上的漏洞,健全法律监督管控机制和体系,从而完善法律制约和保障系统,为法律条文执行做好铺垫、打好基础,使之有力保证法律条文得以真正执行,最终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作者:周福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