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时事评论:如何看待“墓葬”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     

    日前,第四次全国殡葬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强调,要把基本服务项目与选择性服务项目明确分开,明码标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捆绑、强制或误导消费,严禁以任何形式限制丧属自带合法殡葬用品,坚决纠正利用行业特殊性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对负面案例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墓葬问题

 “作业免签”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这是国内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例”,更在于它是家长对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因此,学校教学举措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挑动家长的敏感神经。
  签字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起到督促作用,但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签字并非目的,而是引导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僵化执行“作业签字”、逢考试作业必签,非但会加重家长负担,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背离教育本义。
  家庭教育不只是课程作业,不应仅强调监督、管控。“作业免签”呼唤父母用心施教,在签字之外,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在临近清明的时间节点上,“严禁以任何形式捆绑、强制或误导消费”的规定顺天应人。然而,根据历年经验,规定年年有、情况岁岁同,一面是国家有关部门多年来提倡“文明、节俭、绿色办丧事”、整顿殡葬服务市场;一面是公众屡屡发出“清明时节雨纷纷,丧葬之人欲断魂”“死不起、葬不起”的无奈声音。
    尽管殡仪馆基本服务项目与选择性服务项目泾渭分明,前者实行政府定价,后者实行政府指导价,但是丧葬暴利仍然是公开的秘密。首先是巧立名目,装尸费、卸尸费、消毒费、香烛费、遗体整理费等等不一而足;其次是漫天要价,成本不足50元的棉寿衣,售价高达千元以上,批发价不到260元的骨灰盒,居然卖到了1.6万元,几十倍的差价已是司空见惯。
    当然,不排除有少数“土豪”, 凯迪拉克运尸,豪华墓地葬尸,穷奢极富、大操大办是为了借丧葬炫耀财富。但是“死不起”现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殡仪馆的垄断经营。加上传统文化以“孝”为核心,很多人背负着“不孝”的心理负担,看看扭曲的垄断价格,想想死去的亲人,也只能在心里徒叹无奈。
    哲人说,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其实,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所有的人生旅途都指向一个悲情的终点——只有死,才是真正平等的。死人墓地比活人房价还高,这会让多少人感到无边的凄凉?而把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的仪式当成赚取暴利的工具,必然会抹杀这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和核心价值。倡导理念很多年了,规范收费很多年了,但是病根未除、痼疾仍在。期待政府部门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铲除垄断经营,建设合理机制,让死者死得其所,让生者追远释怀。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莫大于死。“死不起”刺痛了生者的情思,更折射出社会的伤痛。从这个清明节开始,让我们以生命的名义,不再让“死不起”阴云浮现,不再让丧葬沦为利益的傀儡。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