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

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先后来到乌鲁木齐、石河子、吐鲁番等地,深入学校、国际陆港区、社区、博物馆、农村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进行调研。

一、新疆大学考察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

习近平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突出优势特色,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拓展】新疆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新疆大学力争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培养兴疆固边人才的摇篮,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高地。

二、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考察

习近平强调,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把新疆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拓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三、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考察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习近平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新疆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习近平指出,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拓展】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56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13个。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察

习近平观看了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

【拓展】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

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考察

习近平强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拓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为“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是集农业、工业、交通、建筑、商业,承担经济建设任务的国有大型企业。兵团是一个“准军事实体”,党、政、军、企四套领导机构与四项职能合为一体,涵养着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

六、八师一四三团考察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推进兵团改革,深化兵地融合,打造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

【拓展】“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就事关新疆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对兵团提出的目标要求。

七、吐鲁番市考察

习近平强调,吐鲁番美丽富饶、瓜果飘香,这是大自然的馈赠。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习近平还考察了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习近平强调,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有重要史学价值。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拓展】交河故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生土结构古代建筑城市。公元前60年,西汉在交河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八、总结讲话

习近平指出,新疆保持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在于人心。要坚持团结一致向前看,最大限度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保稳定、谋发展、促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完善“请进来”工作,讲好中国新疆故事。

习近平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指出,要提升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实现宗教健康发展。要更好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培养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工作、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党政干部队伍,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

习近平指出,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强调,兵团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坚持兵地一盘棋,重大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全面推进兵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干部人才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深度嵌入、优势互补。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