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各方面齐抓共管,切实维护网络安全”。互联网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成为国家安全体系这张大网的“结节”和“经络”,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强化网络安全观,牢牢把握互联网全球治理主动权,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
时事评论观点:
应对大挑战,充分认识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和风险。受网络空间的传导影响,其他各方面的安全威胁界限更易突破,潜在危害和影响更加广泛深远。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网络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网络主权、国家安全的生态环境日益复杂和严峻,对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
一是国际互联网发展格局存在的天然风险。在目前的互联网格局中,美国通过控制域名解析服务器掌握全球互联网的主动脉。美国握有互联网的核心技术,牢牢地控制着全球互联网的运行,属于全球互联网的监控者,直接威胁着他国网络国防安全,随时可以让他国的互联网瘫痪。
二是网络战催生的军事对抗全新威胁。世界强国都很重视网络战,把它当做未来战争的重要形态。美国将强化网络战能力作为军事改革计划的一个重点,设有专门的网络司令部,五角大楼的网络安全战略报告将网络战列为冲突战术选项,提出了保障自身网络安全、反击重大网络攻击和吓阻重大网络攻击三大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战是美军手中新的零伤亡“核武器”。
三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随时在线的网络传输、互动频繁的社交网络,让以往只是网页浏览者的网民的面孔从模糊变得清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政府机关、国防军队、社会组织、公司企业和公民个人进行精准画像、行为还原,对采集到的数据做比对、系统整合,就比较容易破解和掌握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要害信息和安全命脉。
四是网络防范意识薄弱和技术依赖滋生的安全漏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我国主流防火墙技术和杀毒技术大都来自国外,自主可控、高技术含量的网络安全产品匮乏,进口的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可能被故意预留控制端口,存在着被非法“入侵”和“窃听”的可能。引进技术设备的网络远程服务十分普及,大型电力机组、高精尖的数控设备以及生产线等,都与国外企业技术联网,在进行网上远程诊断、技术升级、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的同时,外方也能时时监控设备运转和生产情况,不仅令我自身“门户洞开”,关键时候还可能接受指令而停止工作。
五是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形势。某些西方国家凭借其文化霸权和网络信息强势,将网络变成实施渗透的主渠道,大肆输出西方意识形态,鼓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诋毁攻击我们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某些国内网络大V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蓄意炮制虚假新闻、歪曲历史、恶意诋毁公众人物,不断制造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