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时事评论:如何看待“嫦娥三号成功发射”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     

       北京时间2日凌晨2点1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2时2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根据北京中心计算结果,嫦娥三号探测器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现在我宣布,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嫦娥三号成功发射问题?                          

    从2007年10月发射嫦娥一号,到2010年10月发射嫦娥二号,再到如今发射嫦娥三号,短短6年里我国的探月工程迈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坚实步伐。嫦娥三号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实现月面软着陆,二是实现月面巡视勘察。众所周知,我国月球探测分为三个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和人类在月球短暂驻留的月球基地建设。按照规划,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载人探月,无疑更激动人心,但没有一步步的铺垫,哪有激动人心的未来?可以确信在不远未来,中国人也会踏上月表。
    嫦娥奔月,“玉兔”相随。何谓“玉兔”?玉兔号月球车。谁取的名字?网友。有媒体报道了嫦娥三号月球车的全球征名细节:自9月25日征名至10月25日征名提交截止,共收到提交名称5.3万余个。提交征名者包括在校学生、退休老人、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军人及旅居海外华人。10天共收到有效投票344.5万张,其中玉兔号近65万张,得票第一。经终审评审,我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无论是嫦娥探测器还是玉兔月球车,都是颇有诗意的名称,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味,又契合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意愿。
    而从征名这一行为本身看,既调动了公民的参与热情,更使国家的探月工程更接“地气”。毋庸讳言,在一个利益多元化、价值观纷呈的时代,不是所有的国家工程都赢得国人齐声叫好和支持,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手笔,比如探月工程,却能赢得普遍的祝福声。诚然,谁不希望国家强大?国家强大,每一个炎黄子女都会开心和自豪,那些为国家强大而贡献力量的人也可敬可赞,正如有网友所称,“为祖国骄傲,向科学家致敬,我不崇拜明星,我只敬仰为祖国强大做出贡献的台前幕后广大人员……”这不是一个人的心声,而是具有相当典型性的民意。
    探月工程,不是宏大叙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从无数网友熬夜关注到每一句祝福,都表达出了深沉的公民责任。爱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行动。不断凝结共识,从自己做起,国家势必更强大。
    “因为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也就是明天的现实。”这是现代火箭之父戈达德的名言。人类的梦想不会停歇,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不会止步,期待更好的梦想照进现实。(作者:秦川)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