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背景:
8月8日,最先报道“海南万宁校长带女生开房”一事的记者杨琼文经确认即将离开他供职的《南岛晚报》。对此,杨琼文表示“不后悔、不屈服”。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记者被迫离职”问题?
记者离职很正常,但是在外来压力的逼迫之下被迫离职,却绝对不正常。记者从《南岛晚报》方面证实,8月7日,万宁有关部门找到了报社领导,谈了一些对于此事的看法。同时,也证实了记者杨琼文即将离开《南岛晚报》一事,但表示具体原因不方便透露。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在此事的最初报道中,报社方面一直很支持杨琼文,然而,最终还是感到“压力太大”。此前,杨琼文曾接到万宁市相关部门人员的电话,对方在电话中称,“无论如何也要把你从《南岛晚报》搞走”。
如果属实,“相关部门”之所以要“秋后算账”,恐怕就是怪这个记者的“负面报道”让当地丢了丑,现了眼。可是,记者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是他的职业要求,如果因为新闻是负面的就不报道,那恰恰是一种失职,说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记者。其次,负面新闻不是记者制造的,即便记者不报道,它也会在那里,真正的“肇事者”是负面新闻的制造者而不是记者。最后,记者报道所谓的“负面新闻”,根本目的在于监督,而监督的力量才会鞭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具体到“校长带女生开房”这件事,就是避免更多的小学生再次遭遇黑手。
于情于理于法,记者的报道哪里错了?两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刑入狱,孩子得到保护,社会得到警醒,当地政府不予以肯定与赞赏,反而施压逼迫记者离职,这样的作为,是不是一种颠倒是非?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正是不满记者的报道给当地政府脸上抹了黑,所以才对记者“秋后算账”的,那么,这岂不是意味着当地小学生的人身安全,远远比不上政府的面子更重要?(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