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
习近平近日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2.第八届海峡论坛6月12日在厦隆重举行
第八届海峡论坛6月12日在厦门隆重举行,俞正声强调,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我们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我们将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积极支持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我们热忱欢迎广大台湾青年来大陆施展抱负,为他们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交流搭建更多平台,同时鼓励开展两岸科技研发合作,深化两岸学术交流。我们高度重视台湾同胞提出的希望在大陆出行更便捷的建议,将尽快出台实施办法。
3.习近平会见默克尔,继续推进中德合作,携手前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13日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习近平指出,经过建交40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中德关系已经进入十分成熟的发展阶段,务实合作达到很高水平。在高起点上深入推进中德合作,需要双方携手前行。两国政府已为“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搭建了平台,要引导和鼓励两国企业实现项目落地。希望德国及欧盟客观看待竞合关系,妥善解决中欧贸易纠纷,如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十五条义务,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双方要顺势而为,夯实民意基础。中方支持深化两国在教育、签证便利化、航权安排、传统中医药等领域合作。
4.《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
《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依法依规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5.《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大学生毕就业率为91.7%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为92.2%,高职高专为91.2%,与2014届(92.1%)和2013届(91.4%)基本持平。“在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2015届大学生就业基本稳定,一方面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另一方面因为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好。”
6.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医疗保险移动支付试点的城市
6月15日,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深圳正式启动医疗保险移动支付试点。深圳是全国首个开展医疗保险移动支付试点的城市。该项目与支付宝、微信、平安壹钱包三家支付平台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只要进入合作方的支付平台,绑定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就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医保的门诊挂号和缴费。医保移动支付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试点医院的普通门诊挂号和缴费业务,不包含特病、特检、健康体检、预防接种、重疾等特殊门诊;暂不支持生育保险的移动支付。
7.第五届世界闽商大会6月18日在福州开幕
第五届世界闽商大会6月18日上午在福州开幕,共有18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闽商代表在福州聚首,共话企业责任。闽商大会三年举办一次,本届闽商大会主题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大会由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华海外联谊会、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举办。孙春兰在福建参加第五届世界闽商大会并进行调研,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中央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发挥出来,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作出新贡献。
8.黑龙江省形成全国最大的湿地保护体系
近年来黑龙江省已经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38处,72处湿地公园和9处湿地保护小区,使253万公顷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湿地保护体系。黑龙江省拥有自然湿地556万公顷,占全国自然湿地的1/8。近年来,黑龙江省从制度建设、管理体系、保护形式、保护机制等多方面强化湿地保护工作,构建了由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构成的湿地保护体系,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湿地保护体系。“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投入资金近5亿元,开展退耕还湿14万多亩,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得到恢复和提高。